close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JPG

猴硐,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昔日以煤礦產業而興起,也因煤礦停產而沒落。近年因為貓村的興起,帶來了人潮,也帶動了相關商品和產業發展。

民國94年起新北市政府整修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再現全台唯一的 煤礦產業生態聚落」特色風貌。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3).JPG

早上和同學們自台北車站搭火車至猴硐車站,要來參加瘦皮猴陪你走所舉辦的活動:相揪來猴洞」聽老礦工講古。

自月台要出站前有一座掛著紅燈籠的貓橋,人貓共用,可通往貓村。可惜沒時間上去走走!因為今天的重點是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巡禮。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jpg

猴硐車站

猴硐」地名,源自早年當地一處山洞有猿猴聚居,因此被稱為「猴洞」,後來改名為猴硐。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JPG

出站後,往柴寮路走,就會看到一座貓橋外觀,原是老舊陸橋,經改建後成為一座人貓共用的新陸橋,還榮獲了公共工程金質獎。

貓橋外觀真的好像一隻貓!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5).JPG

一說到貓,身旁馬上出現一隻可愛的貓咪!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6).JPG

面對猴硐火車站的旅遊資訊站及願景館

旅遊資訊站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柴寮路42號

電話:02-24974143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7).JPG

離集合時間9:10還有一點時間,同學先帶我就近繞一圈。

前方觀景台是欣賞瑞三大穚(運煤橋)的最佳方位。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8).JPG

瑞三大穚(運煤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9).JPG

站在瑞三大穚(運煤橋)上欣賞基隆河及翠綠山色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0).JPG

願景館及遠處介壽橋景觀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1).JPG

走過瑞三大穚(運煤橋),在對岸眺望運煤橋及猴硐山城景觀。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2).JPG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3).JPG

瑞三大穚(運煤橋)美麗倒影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4).JPG

介壽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5).JPG

示德隧道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6).JPG

過介壽橋回願景館途中,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地標,也是拍照熱點。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7).JPG

回到願景館前的廣場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8).JPG

集合時間已到,主辦人王聰仁(瘦皮猴)先生為大家說明今日行程。

接著分成2組,我們這1組由另一位導覽解說員林先生帶進願景館參觀。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19).JPG

願景館前身為瑞三煤廠倉庫,現規劃為文史展示空間。李建興為瑞三煤礦創辦人。

一樓以歷史事件聚落人物為主題,描繪礦工臉譜及展示知名礦工畫家-洪瑞麟先生作品。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0).JPG

全省第一大產煤公司-瑞三煤礦復原模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1).JPG

 瑞三煤礦開發猴硐地區的煤礦長達75年,於民國79封坑,李家的採礦史幾乎是猴硐的近代史。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2).JPG

景點導覽圖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3).JPG

猴硐黑金-煤礦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4).JPG

整煤廠與瑞三大穚(運煤橋)歷史照片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6).JPG

洪瑞麟先生作品-礦工臉譜...等。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5).JPG

鐘萼木果實,好像荷包蛋耶!

20180307魚路古道土地公廟_櫻花_鐘萼木_P900 (7).jpg

盛開的鐘萼木(放上1張去年我弟在魚路古道所拍的鐘萼木照片),花季為每年三~五月。

鐘萼木,為冰河時期孓遺植物的特有種,因花萼為鐘形而得名,猴硐地區數量居全台之冠。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7).JPG

金字碑拓印

金字碑古道,屬於淡蘭古道北端一段,是先民往來台北 宜蘭必經之地。清朝台灣總兵劉明燈北巡經過此地,題詩刻於山壁上並貼上金箔,故被稱為金字碑,是國家三級古蹟。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8).JPG

二樓為影音播放室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29).JPG

願景館旁為整煤廠,曾是全台最先進的選煤廠房。

猴硐各礦坑所挖出來的煤礦,都以運煤台車運到這裡水洗及篩選。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31).JPG

如今整煤廠風華不再,只剩貓咪來進駐。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32).JPG

位於願景館內的貓村咖啡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33).JPG

瑞三大橋(運煤橋),橫跨基隆河,與整煤廠三層建築連為一體,當地人原稱為三層鐵橋,除了運煤外,也提供民眾做為進出火車站的通路。

後來鐵橋老舊,為了安全起見,民國54年瑞三煤礦公司以鋼筋混凝土重新興建,命名為「瑞三大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34).JPG

繼續往柴寮路前進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35).JPG

路旁放置貓飼料小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36).JPG

貓友社提供的貓咪汽車旅館,猴硐的貓咪真幸福!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38).JPG

柴寮路曾是採礦時期的店鋪街內店仔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39).JPG

基隆河上的釣客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0).JPG

烘砂室,設有火爐,可以烘乾砂子供柴油機頭使用,現在是地質生態館。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1).JPG

地質生態館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2).JPG

地質生態館往內走,可到礦工紀念館。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3).JPG

礦工紀念館,以前是礦工浴室。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4).JPG

礦工紀念館內展示礦工生活文化圖文及器具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4-1).JPG

這塊煤礦可以用手觸摸喔!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4-2).JPG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5).JPG

還設立模擬坑道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6).JPG

模擬坑道內展示礦工入坑工具及採礦和爆破場景。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7).JPG

採礦器具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8).JPG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49).JPG

坑道掘進與爆破模擬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51).JPG

這條步道可通往柴寮古道,不過我們只是要上平台觀賞基隆河壺穴而己。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 (52).JPG

河中岩石有許多大小孔洞,即是壺穴。

壺穴形成原因是溪床岩石因岩質軟硬度不同,被溪水沖刷得凹凸不平,產生許多皺褶孔穴。

資料來源: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摺頁簡介與解說導覽員口述。

看完了壺穴,我們往回走,要來去參觀瑞三本坑。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遊山玩水園地 的頭像
    遊山玩水園地

    遊山玩水園地

    遊山玩水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