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山頭水庫,位於台南市官田區,是嘉南大圳的源頭,由有「嘉南大圳之父」之稱的日本技師-八田與一先生規劃 設計與監造的水庫。建造烏山頭水庫主要目的是為了灌溉嘉南平原九萬公頃之農地。於民國九年(1920年)開始興建,歷經十年(1930年)完工,集水面積約60平方公里,蓄水面積13平方公里,係攔截曾文溪之支流官田溪建造而成。因水庫四周山陵縱橫,從空中俯瞰,形狀如綠色珊瑚,因此又有「珊瑚潭」之稱。湖光山色,景色優美,民國58年嘉南農田水利會始成立烏山頭風景區。
地址:台南市官田區嘉南里68-2號
電話:06-6982103
門票:200元
自南元花園休閒農場離開後,來到此行最後一個景點:烏山頭水庫風景區。
前方建築即是烏山頭湖境渡假會館,我們在此享用午餐。
自會館餐廳內可遠眺鳥山頭水庫大壩景觀。
會館對面是櫻花公園,有八重櫻 南洋櫻 河津櫻...等。
午餐後,自櫻花公園往大壩方向之人行步道開始遊園。
榕樹自然彎曲成拱門。
透過樹隙可看到水庫中一棟建築,那是進水口。
八田與一銅像公園前一對石燈籠大有來歷,詳情請看以下解說文:
八田與一技師銅像,銅像後面是八田與一和投烏山頭水庫舊送水口身亡的妻子合葬之墓。
1942年5月8日八田與一技師被日本政府派往菲律賓途中,所搭乘的郵輪大洋丸被美軍潛水艇擊沈而罹難,得年56歲。
八田與一技師於1886年出生於日本石川縣,自1920年9月起至1930年3月,10年間歷盡艱辛主持嘉南大圳灌溉工程之勘查 規劃 設計及監造,圓滿完成烏山頭水庫及輸水系統之建設,為表彰其豐功偉績及對嘉南平原百萬農民之偉大貢獻,特於1931年7月8日建立本銅像以資記念。(參考來源:園區立牌解說文)
PS:2017年4月16日,八田與一銅像頭部遭不明人士移除,現在看到的完整銅像是奇美博物館將館內的八田與一銅像頭部移除至此修復而成的。
火車頭,園區內保存一輛當時興建水庫所使用的蒸汽火車頭,此火車頭由比利時製造出廠,為當時搬運砂石 材料及載送工作人員 居民之重要運輪工具。
參觀完火車頭同學們要回頭走,我看到對面是壩頂,快步跑過去拍張照。
櫻花含淚,楚楚動人,我見猶憐!
園區佔地寬廣,我們搭遊覽車至中正公園,不是要來露營,是要欣賞水庫風光。
中正公園對面廣場上有塊石埤,上刻有「臥堤迎暉」四字,這裡是欣賞水庫風光及夕陽的極佳位置。
N年以前曾搭船遊烏山頭水庫,當時陽光普照,潭水湛藍,景色如畫,至今記憶猶新!
烏山頭水庫大壩土堰堤標高66.66公尺,長1,273公尺,高56公尺,採土石堆填壩設計。
施工時採半水利填築式工法建造水壩,不易淤積泥沙。此工法在亞洲僅此一例,土木界名為「八田堰堤」。
旅客服務中心
天壇公園,天壇外型為中國北京天壇四分之三縮影而成。
珊瑚橋前3D彩繪
珊瑚橋,民國19年(1930年)完工,民國75(1986年)年重建。
珊瑚橋,全長79公尺,建造之初主要是提供當時林地巡守員及溢洪道大崎里民通往嘉南里之主要橋樑,有「跨虹吊橋」之美稱。
跨虹吊橋下是溢洪道。
溢洪道,位於堰堤南端,長約636公尺,溢頂標高58.18公尺,入口處設有60個溢水孔,當水庫水位超過溢頂標高時,潭水由溢水孔自然流出排入官田溪,以確保水庫本身及其灌溉田畝之安全。
八田技師紀念室,位於舊送水口的上方。
進入八田技師紀念室觀看烏山頭水庫紀錄片,牆上掛有興建水庫的圖文。
室內另一邊是介紹八田與一技師專區,服務人員說不能拍照,只好作罷!
嘉南大圳源頭烏山頭水庫舊放水口,當水庫放水時,四孔送水口同時噴瀉出之水勢磅礡,享有舊南瀛勝景「珊瑚飛瀑」之美譽。
也是以台灣棒球為主題的電影KANO拍攝場景之一。民國86年新建新送水設施完成營運後,此舊送水口已退居輔助用水之地位。
民國34年 (1945年)9月1日因日本戰敗,八田與一技師之夫人外代樹女士因國破夫亡,矢與烏山頭水庫同光,投身此處身亡,得年45歲。(1920年9月1日嘉南大圳開工日)。
圖上方如工廠煙囪般外型者為平壓塔,主要作用在平衡送水管內水壓。
八田水力發電廠,是嘉南農田水利會在舊送水口鋼管出口處設置小型發電機組發電。
繼續走往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