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昨天累了一整天,一夜睡到天亮,看看外頭藍天白雲,今天又是個出遊的好日子。
本來今天早上要自中柱港搭8:30的台馬輪到南竿,結果台馬輪固障。
官方要旅行社派出代表去抽籤決定船班,結果我們的旅行社沒抽中,必須搭11:00的船班。
現在是早上8:00,我們有3個小時的多餘時間,可以好好逛逛東引老街了。
東引鄉面積4.4平方公里(東引 西引及無人島礁),人口一千多人。
東引乃國之北疆,對台灣國防而言,軍事地位重要,至今仍重兵駐守(西引較多)。
軍人幾乎和島上人口一樣多了,為島上消費主力。
這裡是東引島西南方的南澳老街上,東引較熱鬧的街道就只有隔壁街今友緣客棧前那條街道,及這條老街了。
這間古厝以前名為湧泉浴室,是家澡堂。
上面那個魚口是排雨水用,4個圓形裝置是排氣用。屋子如果有魚口排水裝置,代表這家是有錢人。
現在看一旁招牌掛的是麗晶歡唱,樓上附設民宿。
昔日招牌是直接用水泥做上去的
過去這裡比較缺水,要用水只有自己去打井水回來用,如果一星期可以來澡堂洗1次澡,就覺得很幸福。
人字牆,希望人丁興旺!
站在老街上即可眺望中柱港
中間城門即為中誠門,城樓上方有一座持槍戰士雕像,再過去即是南澳漁港,現已被合併為中柱港。
南澳村莊是自忠誠門階梯往上劃分,階梯左方是中柳村,右方是樂華村。
兩村本來隔著一條大水溝為鄰,後來加蓋變成階梯。
所以一路走來,地上有好多人孔蓋,家用廢水直接排入底下大水溝。
這間屋子的主人已經100歲了,還很健康的活著,只是搬到附近去住而己。
昔日有錢人才有辦法用紅磚來蓋屋子喔!
木造建築突出來的小平台,稱為美人靠。美人靠是小姐用來抛綉球的地方。
東引不管是景點或老街,都是增強腳力的好地方。
東引天后宮位於忠誠門旁,是清朝嘉慶年間蓋的,已有200多年歷史了。
忠誠門位於南澳濱海的入口處,1974年興建,昔日是東引軍民進出及魚獲上下必經之處。
漫步中柱港邊
以前居民大多補魚維生,屋子多建在海濱處,後因民眾多數經商,村落因而向山坡上發展。
面向中柱港的白馬尊王廟,是馬祖人虔誠信仰的神明之一。
對面西引島二六據點山坡上有一巨石矗立,彷彿一位修行者正在看著大經書,因而取名和尚看經。
二六據點為扼守東引門戶中柱港的重要據點,屬於軍事管制區,遊客禁止進入。
所以和尚看經,只能由中柱港這邊遠眺了。
將鏡頭拉近,右上山坡那塊大石頭為大經書,後面有個修行者,正在看著經書。
但是我的視線被這整座山坡所吸引,看整體像隻鱷魚,大大的眼睛看得好清楚。
嘴巴上半部超像一隻豹子,正在虎視眈眈前面那塊肥肉。
和尚看經,前面大經書,後面修行者。(上圖為我弟所拍)
據導覽陳小姐說:傳說有位得道高僧,派他的徒弟來東引為百姓做事,給他一封信裡面有某月某日要做什麼事。
但這位徒弟道行不夠,看不懂師父信裡的意思,沒有遵守。
後來師父來到此地,知道他沒有遵守約定,很生氣的罰他站在那裡參研經書。
沿著港邊道路-中正路直走,路標上有隻黑尾燕鷗標誌。
港口大樓後方岩壁上白底紅字大大的中柱港三字,非常醒目!要往南竿或回台灣就是在這裡搭船。
回頭再看一眼南澳聚落,是否很像九份山城。
中柱港碼頭眺望西引島,靠海那棟紅色建築為海水淡化廠。
右上角中柱島連接東西引
中柱港碼頭旁矗立夢幻之魚-條紋石鯛塑像,是島上重要地標。東引已被台灣釣友公認為磯釣聖地。
走上大彎道往東引遊客中心前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