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裡原本是道卡斯族蓬山八社之一房裡社之所在地。
曾經繁榮興盛,尤其是鹽館及染布業更是發達。
當時為了方便進行商業活動,主要街道皆鋪上石板。
爾後海線鐵路在苑裡街上設站,商業重心轉移,房裡變逐漸沒落了。
今天我們就從房裡古城藺編牆開始走訪吧!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房裡里
據房裡古城藺編牆記載:
最底層:以卵石堆砌,代表社區從平埔族時期已經存在。
第二層:以紅磚鋪面,代表在清朝時期曾經繁榮燦爛過。
第三層:擺放社區民眾的藺編作品,藉以宣示打造藺編工藝村的決心。(為什麼看不到藺編作品呢?)
最上層:以紅磚砌成牆垛狀,表示房裡古城的南門舊址就在此。
房裡順天宮是縣定古蹟,主祀媽祖,是居民的信仰中心,當地人稱城內媽祖。
在順天宮廣場前有個房里溪官義渡碑
昔日百姓要坐船過房里溪,船家總是漫天要價。
於是道光丁酉年起建設義渡,由官方付工食,往來行人隨到隨渡,不准需索分文,違者送官嚴辦。
以前這個義渡碑是在房里溪邊,民國九十三年六月移至現址,並建義渡亭保護歷史文物。
導覽員老鷹說這條消防通道以前叫捉賊巷,小偷要逃跑時總是往這裡逃。感覺這裡較偏僻,房子較少。
我們在房裡老街上跟著導覽員的步伐前進,地上鋪有石板的道路,都是以前較繁忙的街道。
對面那棟紅瓦白牆的屋子就是縣定古蹟-房裡蔡泉盛號。
房裡蔡泉盛號也是苗栗縣房裡古城老街再造推展協進會的所在地。不過此門不開放參觀,必須由另一邊大門進入。
一旁街道為苑裡舊縱貫線。
縣定古蹟房裡蔡泉盛號
房裡蔡泉盛號為昔日該家族經營蓆帽之代表商號。
鄭家人曾當選苑裡鎮長。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房裡里北房路16鄰40號
電話:037-866515
門檻中間較低,是方便運鹽進入。
蔡泉盛號內部有賣些水果醋 酸梅 紅棗 ...等,紅棗看起來好新鮮。
走至後院為保存良好的四合院建築
過去這種紅磚建築,都是有錢人家的住宅。
房裡古城老街雖然不再繁榮,但所留下的歷史文物建築,很值得仔細欣賞。
接著往山腳國小日治後期宿舍群出發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