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746年林石渡海來台,開啓了霧峰林家從拓荒的農家小戶,成長為集政 軍 農 商於一身的台灣五大家族之一。
在名竹山莊用完午餐後,續行來到霧峰林家。一整排閩南式紅瓦厝,古色古香。
霧峰林宅宮保第是清朝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一族的宅第,1858年開始興建,在林定邦及林奠國等各代子孫增修下,發展為全台最完整 最龍大 最精緻的建築群。
霧峰林宅建築群約有11000平方公尺,從北到南建築群面寬近300公尺,順著主建築群外圍走一圈,約1公里。
霧峰林家和板橋林家都姓林,但一點關係都沒有喔!
現今所謂的霧峰林宅,是指霧峰林家位於阿罩霧地區(霧峰古稱)的園林與宅邸建築群總稱,1985年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
霧峰林宅建築群包括三大部份:
1.下厝系統:有草厝 宮保第 大花廳 二房厝及二十八間。
2.頂厝系統:有頤圃 蓉鏡齋 景薰樓。
3.萊園:今明台高中所在地。
今天我們主要參觀下厝系統之宮保第 大花廳 及明台高中校園內之萊園。
二房厝,導覽時間未到,先在前埕廣場逛逛。
宮保第門廳
宮保第第二進大花廳,黑的發亮的木門,真漂亮!參觀完了宮保第才會進去參觀。
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民生路26號。
預約電話:04-23317985
開放時間:每星期二至星期日 9:00~17:00。星期一休館。
開放範圍:霧峰林家下厝前埕廣場 宮保第開放空間及大花廳全區。
開放方式:須預約,訪客一律團進團出之導覽方式。
票價:250元。
管理單位:林本堂股份有限公司
進入宮保第,載上耳機,可以聽到導覽員解說。
那粉紅色的大門及柱子非常顯眼。
感覺這圖案很特殊
大門上面有個「宮保第」匾額。
林文察戰死後,朝廷追封其為太子少保,意為太子的老師。
「宮保第」是清朝皇帝賜給這棟房子的名號,這是無比榮譽的象徵。
修復古蹟的步驟實在太繁複了。
霧峰林宅建築群在1999年921大地震時嚴重損毀,在學者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家族共同努力奔走下,政府投注6億經費,霧峰林宅的重建被視為是未來古蹟修復的經典範本。
據解說員說霧峰林宅古蹟修復是採以古修古的方式,所以宮保第這台灣僅存十九世紀官宅門神的修復,花了一年兩個月的時間,耗資250萬元。要維護古蹟實在不容易啊!
宮保第彩繪還在陸續修護中,彩繪修復單位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這間屋子的特色就是圖中大門上有一黃色匾額。
一塊貼上金箔的匾額,其上字體為「春秋又八千」 ,是四川狂草書法家「楊草仙 」的真跡,是台中中華商會送給林朝棟夫人「楊水萍」 女士81歲生日的祝壽之禮。
畫中菊花象徵長壽
雞冠花代表當官
右上橫樑穿出,謂之「出丁」,意思是希望男丁興旺。家族中若有產下男嬰,會在橫樑上掛上紅燈籠。
來到宮保第第五進
這棵「七里香」看起來不是很高大,很難想像已有160年的歷史了。
逛了四、五十分鐘,到裡面歇歇腳,喝喝茶。
這棵樹型很奇特的樹木叫做「印度塔樹」,的確很像一座高塔,別名垂枝暗羅,又被稱為阿育王樹,在佛教盛行的地方都被當成神聖的宗教植物。
活動自如的支摘窗,天冷時將支架放下,每扇窗背面有塊活動的木板,可以由上往下拉,阻擋冷風進入。
作工精細的冰裂紋,代表歲歲平安、人丁興旺,上頭刻有文字為「文章華國」,另一邊為「詩禮傳家」。
進入大花廳參觀。
大花廳是林家宴客及看戲空間。
中間這座華麗戲台,是全台碩果僅存的福州戲台。
戲台下方放置幾個大水缸,有類似現代的迴音功能。
二樓有白色紗簾圍住,是女眷看戲區。
戲台上方弧度設計有收音效果。
中間刻工精細的牡丹,代表大富大貴之意。
大花廳是林朝棟時期完成的,是林家鼎盛的象徵。
大花廳也是林家族人辦喜事的地方。
自19世紀中期,林家掌控了中台灣大量的田地,並協助平定太平天國 戴潮春事件 並參與中法戰爭而掌有數千精良兵勇,更得到樟腦專賣權(樟腦砂)等特權,進而成為清朝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從空中看林家影片介紹。宮保第,1970年代樣貌。
景薰樓,1970年代樣貌。
林家所擁有的土地有多大,在地的耆老說:東到茫茫,西到霧霧,遠遠濶濶到看不清的那端。
聽了一個多鐘頭的導覽解說,對霧峰林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覺得不虛此行。
資料來源:導覽老師 霧峰林家摺頁簡介。
接著步行前往霧峰林家下一個古蹟「萊園」前進。
有興趣觀賞板橋林家者請點選右側文字:101年9月12日林本源園邸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