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安泰古厝 (1).jpg

沿著百齡橋河濱公園基隆河左岸自行車道騎乘,遠遠就看到這艘紅色快艇疾駛而來,悅耳動聽樂音飄揚而來.

林安泰古厝 (2).jpg

今天的目的地本是大佳河濱公園,結果騎到這裡看到左下-林安泰疏散門(基十號疏散門)告示牌,難道是林安泰古厝從這裡進入嗎?一時好奇,騎進去看看吧!

林安泰古厝 (3).jpg

真的!騎了一下下就看到了林安泰古厝字樣。

以前花博期間,從美術館園區搭接駁車繞了一大圈到新生公園園區,那時沒進去參觀,後來也不知道怎麼來,就算了.這次意外的收獲,閞心!

林安泰古厝 (5).jpg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地址:台北市濱江街5號

電話:02-25996026

開放時間:每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00~下午5:00,免費參觀.

大眾運輸:圓山捷運站下,轉搭紅50至新生公園站.(古厝在新生公園對面)

清乾隆19年(西元1754年)祖籍福建安溪的林欽明(林堯公)率家人東渡來台,其四子林志能(林回公)因善於經商,在艋舺開設「榮泰行」,累積財富後,於現今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1號蓋大厝.林回公為紀念家鄉,遂取福建泉州安溪的「安」和榮泰行的「泰」,將宅第定名為「安泰厝」.距今約200多年,是一棟非常精緻的二進五間起四合院古宅,也是台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久的古厝之一.

民國67年因未被列入古蹟且正好位敦化南路拓寛用地的範圍內,遭列拆除的命運,後在專家學者的建議和奔走下成立遷建計畫,方得以移至現址而保存下來.

民國89年5月由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精心規劃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對外開放參觀.民國98年配合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活動,成為展館並擴建庭園,民國100年繼續開放民眾參觀,為台北市重要觀光景點.

林安泰古厝 (6).jpg

進入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大門後,最吸引人的就是這座假山,集泥塑水墨匠師技藝,形塑象徵案山巒頭的假山-「顧渚茗山」.

林安泰古厝 (12).jpg

有像動物造型的泥塑

林安泰古厝 (13).jpg

站在假山上古厝全景一覽無遺,兩者之間半月型為「月眉池」.

林安泰古厝 (18).jpg

林安泰古厝(52).jpg

月眉池,為中國風水聚寶收納的最佳型制,具有防禦、防火、供水降溫等功能.

林安泰古厝 (19).jpg
從入口進來,右為假山,左為咾咕石院.

林安泰古厝 (20).jpg

逛完了假山,接著走入咾咕石院.

林安泰古厝 (23).jpg

一出咾咕石院,視野豁然開朗,美景如畫.左為雨前樓,右為隨月閣,前掘映月大池.

林安泰古厝 (24).jpg

位於隨月閣旁之玉帶橋 瀑布假山及其上之邀月亭.

林安泰古厝 (25).jpg

站在邀月亭上欣賞愛波亭及遊憩亭之庭園景色

林安泰古厝 (29).jpg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之園林景觀由建築、水景、假山、花木組成園林布局,多面向反映了古代中國人的自然與生命觀點.

林安泰古厝 (31).jpg

雨前樓前這頂花轎實在太熱門了,不論老少都想坐進去體驗看看.

林安泰古厝 (39).jpg

欣賞了園林造景,該來去古厝逛逛了.

林安泰古厝 (41).jpg

林安泰古厝 (44).jpg

古厝模型

林安泰古厝 (40).jpg

斗拱是中國建築最重要的特色,具有防震功能.古厝木材大都採用福州杉,石材則採用觀音石,各結構上則以榫頭互相接合.

林安泰古厝 (43).jpg

正廳的桌子上以模型擺放祭品,是後代子孫祭祀祖先的處所.

林安泰古厝 (45).jpg

古早的生活起居用品

林安泰古厝 (46).jpg

林安泰古厝 (47).jpg

木頭榨汁機,蠻新奇的

林安泰古厝 (50).jpg

林安泰古厝 (51).jpg

華美的鼓亭

新生公園 (1).jpg

欣賞了古厝之美後,接著走到對面新生公園逛逛.

新生公園 (2).jpg

花博期間新生公園裡的夢想館可說是最熱門館區了.

新生公園 (3).jpg

公園裡這棵大樹枝葉茂盛,欣欣向榮,讓人心情也開朗起來!

新生公園 (4).jpg 

動物造型造景也不錯看

新生公園 (9).jpg

從草地上鑽出來的鯨魚

新生公園 (10).jpg

也是許多遊客鏡頭捕捉的對象

新生公園(11).jpg

遠方的圓山飯店清楚可見,很久以前可是台北的地標之一喔!

夕陽西沈,該是回家的時刻了.

雖沒去大佳河濱公園,但覺得收獲滿滿!

資料來源: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簡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遊山玩水園地 的頭像
遊山玩水園地

遊山玩水園地

遊山玩水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