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核能發電安全與否,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不管是擁核或反核者,都有自己的論述,尤其核四是否商轉,更是吵的沸沸揚揚.面對社會一片反核聲浪,仍有一群台電員工,默默守著他們的工作崗位.今天就跟著憨直腳步,一探核四廠真面目.出發!
早上從台北搭火車至福隆火車站,出站後再轉搭台電龍門施工處專車,往核四廠出發.
約十分鐘後,到達龍門施工處(核四廠).
地址:新北市貢寮區仁里里研海街62號
電話:(02)2490-2401
機組模型,中間圓桶狀為核子反應爐.
進入簡報室,桌子上已擺上一柸茶水及參觀者名牌 識別證(參觀時要掛在身上) .
馮將軍送上感謝狀給台電長官,並相互致詞後,再觀看一段介紹核四各廠房之簡報.
進到龍門,要先至電力展示室逛逛.
展示室內放上寫有日期的參訪紀念牌,可愛的台電寶寶表示歡迎參觀.
展示室內利用文字及圖片展示核能廢棄物的處理方式、與地方敦親睦鄰活動.
也能了解核四廠興建的必要性及工程的安全性.
工地現況展示
離開展示室,搭專車來到位於廠區後方最高處之生水池(福島核電廠無).
生水池建於小山丘上,高度海拔117公尺,為密封式的混凝土建築物.貯水量4.8萬噸,平時提供電廠正常運轉用水,在發生事故時,即使斷電,也可藉著重力方式,將池內的水直接注入反應爐來冷卻爐心,確保安全.
生水池前有一觀景台,可遙望整個廠區.以廢料廠房與廠房共同通風塔(像煙囪)為中線,右邊建築物為一號機廠房與行政區,左邊為二號機廠房、開關場、冷卻水抽水機房、碼頭與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倉庫等.
冷卻水抽水機房外觀,左側一整排為防海嘯蓄水/靜水池,右側有6部抽水機.各抽水機均有獨立的水密門保護.
進入冷卻水抽水機房,左側白色彎道為魚道.
魚道是為避免魚類誤闖抽水機房,故在抽水泵吸入口前方,設兩道關卡擋住魚類.第一道可擋住7.5公分以上的大魚,第二道擋住1公分以上小魚;若仍有小魚卡住,可再利用設備讓小魚循魚道流入一樓魚池內,再予以放生.
每部抽水機都有專屬的獨立隔間和水密門.工程人員請同學操作打開水密門.
水密門是以4.5公分厚的鋼板製造,四周有橡膠條止水,像是潛水艇一樣,其功用是當海嘯來臨時,可阻擋海水進入,確保裡面抽水設備的安全.
抽水機房內部管線
廠區實在太大了,我們又搭專車要來去參觀1號機反應器廠房.
紅色大樓為行政大樓,旁綠色建築為1號機廠房.
進入行政大樓前要先用洗鞋機洗去鞋底灰塵 ,因為要去參觀1號機廠房.
進入1號機廠房前要先刷台電發的識別證
1號機廠房內通道四通八達,不跟緊帶領的工程人員的話,迷路了可就麻煩大了.
又一個管制站要刷識別證,記得參觀行程中好像刷了三次.
又坐電梯,又爬樓梯的,問工程人員說這裡到底是幾樓啊?但工程人員說一般大樓一層樓高度約3公尺左右,但這兒1層樓高度是18公尺,實在無法正確說出樓層.
這是站在參觀室內透過玻璃參觀反應器廠房設施,中間為反應爐穴,是反應爐所在的位置.
反應爐穴左右各有一個燃料池,可作為新燃料元件和控制棒之存放,也可將用過的燃料棒存在池內15年.據台電長官說15年後再移至輔助燃料廠房儲存25年,然後再找地方掩埋.好漫長的一段歲月啊!(現在核廢料存放於蘭嶼)
右邊白色物體為反應器廠房監視錄影機
走出反應器廠房,搭電梯,又下了幾層樓梯,在走道彎過來繞過去的.
兩側盡是複雜的管線與儀器
來到了座落於高低壓汽機室隔壁的發電機所在地.廠房內又高又寬敞,擬太陽光的照明系統,讓人感覺有溫暖的氣息.
汽機和發電機為同一個組體,軸長達59公尺,總重達640噸.
龍門電廠共有兩套每分鐘1,800轉的發電機,一年可產生193億度電,一個月發的電量約16億度,可提供台灣地區500萬戶一般家庭使用一個月.
高低壓汽機室的牆壁是如此厚.
室內由一個高壓、三個低壓的汽輪機輔以提高效率的汽水分離再熱器所組成.作為轉換反應器輸出的輸出的蒸汽成為動力的重要組件,藉著將 283∘C 的蒸汽,推動渦輪機葉片,轉化為源源不絕的動力.
測量人體是否受幅射污染的儀器
測量人體是否受幅射污染的儀器
微量污染清洗台
從生化池開始約1個半小時廠區參觀行程結束後,回到簡報室,同學們向長官提出種種對核四廠的疑慮,長官也一一回答.
現在台電核四廠非常歡迎大家前去參觀(1星期以前預約).
不管將來核四是否運轉,走一趟核四廠參觀一下,開開眼界也不錯的.
(本文資料來源取自核四廠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