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特富野古道 (1).jpg

特富野古道,舊稱水山古道,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屬於國家級步道。單程步行時間約4小時,早期為北鄒族人之舊獵徑。

由新中橫公路自中入口至特富野,全長6.32公里,單程步行時間約4小時。

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伐運阿里山地區的紅檜 扁柏,於古道前段鋪設運材鐵道,此路段稱為水山線自忠支線舊鐵道。

民國90年嘉義林區管理處將古道整建成階梯式步道搭配礫石和枕木舖面,並保留部分舊鐵道鋪面枕木及棧橋。

參考來源: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官網:http://chiayi.forest.gov.tw/0000183

特富野古道 (3).jpg

早餐後,遊覽車自龍雲農場出發,抵達新中橫公路(台18線)上的特富野古道入口-自忠。

下車後,看見對面有個站牌,馬上跑過去看看!

原來員林客運幸福巴士6739號日月潭~阿里山,自忠也有站牌耶!

下車後,同學們拿了阿慧為我們準備的午餐-便當,現在才早上10:00,沒辦法古道上沒任何商店!

特富野古道 (4).jpg

本來去年10月就已來到特富野了,無奈當時古道因風災受損而關闢。

臨時改去特富野步道,古道與步道差1字,景色確有天壤之別!

今年古道重新開放,終於能如願以償了!

特富野古道 (7).jpg

入口左側這間屋子是舊自忠檢查哨。

特富野古道我來了!

特富野古道 (8).jpg

特富野古道全長6.32公里,從自忠入口進來,前半段平坦好走,後半段都是下陡坡。

如果自行開車來此,那回程就是急陡坡,來回十幾公里,真的會讓人吃不消呢!

要進入古道之前,阿慧說我們不走回頭路,因為九人座小車在特富野那端等著。

所以如果覺得腳力不行的同學,會載他們去奮起湖玩;但幾乎每個同學都走完全程喔!

特富野古道 (9).jpg

伐木時期的林場線-水山線舊鐵

特富野古道 (10).jpg

前方那一大片形狀好美的樹林,應該是解說文上的雲葉(昆欄樹)。

特富野古道 (11).jpg

2號橋,如果沒記錯的話,古道上有13座橋。

特富野古道 (16).jpg

聽解說老師說當初日本人每砍伐一棵珍貴的紅檜 扁柏後,便種下一棵柳杉,如今柳杉已成林。

特富野古道 (15).jpg

陽光灑落挺拔柳杉林,宛如行走金色隧道中。

 

特富野古道 (19).jpg

好美!好夢幻!

特富野古道 (21).jpg

豐水期時,瀑布應該很壯觀吧!

特富野古道 (22).jpg

水山線舊鐵道

特富野古道 (24).jpg

特富野古道 (25).jpg

林蔭遮天,夏日來此,肯定清涼無比!

特富野古道 (26).jpg

伐木後所遺留下來的紅檜木根部

特富野古道 (27).jpg

天然木椅

特富野古道 (28).jpg

7號橋

特富野古道 (30).jpg

8號橋,水山線舊鐵道橋

特富野古道 (31).jpg

特富野古道 (33).jpg

10號橋有點陡坡

特富野古道 (34).jpg

中空的紅檜木頭,好像又有了生機。

特富野古道 (35).jpg

3.7K,舊鐵道到此封閉,右轉開始一路陡下至特富野登山口。

特富野古道 (36).jpg

右轉過來,大部份山友到此會來個大休息,或往回走。

特富野古道 (37).jpg

這棵樹頭好像一隻猴子耶!

特富野古道 (38).jpg

一路下陡坡,回頭看枕木階梯,有些間隔很大,走起來很辛苦!

特富野古道 (39).jpg

不知遠山的山頂,是否為我們昨天爬過的二延平步道觀景台?

特富野古道 (40).jpg

天然闊葉林

特富野古道 (42).jpg

一路下陡坡,隨時注意到底走到幾K了。

特富野古道 (43).jpg

栲樹,平地較少看到的樹種。

特富野古道 (46).jpg

接近特富野登山口前,步道還是有很多陡下坡。

特富野古道 (47).jpg

終於走到特富野登山口了,九人座小車已在前方等著。

特富野古道 (49).jpg

花了四小時,走完特富野古道全程,除了拍照,完全不休息的走到快鐵腿。(中間約20分鐘坐下來吃便當)

但如果從特富野登山口這端往自忠登山口走的話,就是完全的陡上坡,肯定更吃力,時間會花的更久!

步道海拔:1798~2282公尺。

特富野古道 (50).jpg

雖然走的辛苦;但沿途林相優美,鐵道 鐵穚遺跡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特富野古道絕對值得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遊山玩水園地 的頭像
    遊山玩水園地

    遊山玩水園地

    遊山玩水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