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武威鳩摩羅什寺後,遊覽車於高速公路上一路往張掖奔馳。車窗外綿延的祁連山牧場映入眼簾。
地陪說夏天祁連山牧場會變成廣大的青青草原,就會有好多的牛 羊 馬來吃草。
祁連山脈仍可見白雪,山脈的背面就是青海省。
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因位於長約1,200公里的河西走廊南側,又名南山,海拔4,000公尺~6,000公尺之間。
地陪說前面一直線的小土堆就是萬里長城,中間高起的兩個小土堆是峰火台。
我說看起來很矮,地陪說那是用來擋騎兵躍過的。
將鏡頭拉近一看,有點高度,馬兒應該跳不過來。明朝修築的長城到現在還存在,應該是這裡乾旱少雨吧!
途中在長城驛服務區下車休息。
中國交通當局規定遊覽車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路邊停車,否則司機會被吊消駕照,而且一定要在休息服務區停車20分鐘。
說到服務區,我們台灣的高速公路較有人性,幾十公里就有一個休息站或服務區。
絲路高速公路都是100多公里甚至200公里才有一個休息服務區,所以車上都不太敢喝水呢!
而河西四郡距離都好遙遠,有車程3,4個鐘頭、 4,5個鐘頭,尤其酒泉到敦煌開了5個多鐘頭的車。
真不敢想像以前沒有高速公路時,是要拉車多久啊!
自服務區可遠眺祈連山脈上的積雪
已接近張掖馬蹄寺了,眼前出現雄偉壯麗的祈連山脈。
張掖,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古稱甘州,是河西走廊四郡之一,以「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而得名。
馬蹄寺牌樓
抵達馬蹄寺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前廣場
走往馬蹄寺石窟群途中,小吃餐廳也建造的古色古香。
張掖在大西北中算是植被較豐富的一郡,季節對時來應該是一片綠意。正所謂「不望祁連山上雪,錯把張掖當江南」。
祁連山是整個河西走廊的「母親山」,而河西走廊被稱為「西北糧倉」,其農業灌溉是靠祁連山脈的冰山融雪滋養灌溉。
馬蹄寺石窟群石碑旁,建有藏傳佛教佛塔。
馬蹄寺石窟群,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是包括馬蹄北寺、馬蹄南寺、千佛洞、金塔寺、上觀音洞、中觀音洞、下觀音洞等7處洞窟群在內的石窟群。該石窟群始建於五胡十六國時期,最晚持續至清朝年間。1996年,馬蹄寺石窟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來源:維基百科)
往馬蹄寺石窟群步道旁,可見殘雪。地陪說前幾天下了場大雪。
看過冰山 冰原,但從沒遇到過下雪,真可惜!
山下寺廟屋頂閃著金光
馬蹄寺石窟群下方藏傳佛教五色旗隨風飄揚,五色旗隨風吹雨打,可讓業障消失在五行當中。
岩壁上石窟群,有些石窟外不見階梯,那是建於洞窟內。聽說洞內階梯很不好爬,要手腳並用。
這些應該是藏傳佛教的符號吧!
爬階梯上石窟
站佛殿,又稱藏佛殿,是馬蹄寺規模最大的石窟。
精美的壁畫
法相慈悲的佛像
彩繪塑像
三十三天石窟通道興建於洞窟內,通道狹窄,幾乎要用爬的才能上去,這幾天水土不服,身體欠安,就不入內了。
沒注意這尊坐佛是在哪個洞窟,只覺得看起來法相莊嚴!
馬蹄殿內-馬蹄印,傳說有匹天馬到此飲水所留下的馬蹄印,馬蹄寺因而得名。
其實馬蹄寺石窟群還有好多洞窟佛像沒參觀,我們只參觀了馬蹄北寺石窟,我還很多石窟沒進去呢!
馬蹄寺石窟群沒有其他石窟的人潮洶湧,景色美又幽靜,讓人感覺良好!
到達張掖市綠洲假日酒店已經晚上7:30了,天還是很亮呢!晚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