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隆市中正區】走訪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海科館)

今天陪著牧愛堂活力關懷站的大哥大姐們,進行春季旅遊知性之旅,目的地為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潮境公園及陽明海洋文化館。

早上搭乘遊覽車從士林出發,沿路歡唱卡拉OK,很快的到達了第一站: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簡稱海科館)

海科館分為三館:區域探索館 IMAX海洋劇場及主題館。

區域探索館步行3分鐘到達IMAX海洋劇場,再步行2分鐘到達主題館,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只參觀主題館(上圖)。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電話:02-24690731

開放時間:平日 9:00~17:00,例假日:9:00~18:00,

     四至六月份每週二全館休館

票價:主題館全票 200 元,海洋劇場全票 120 元。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50).JPG

                    區域探索館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5).JPG

    海洋劇場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JPG

海科館外觀宛如航行於大海中的一艘船,水中裝置藝術:泡泡與氣柱。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4).JPG

下車後大家一路往主題館走去。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7).JPG

海科館主題館入口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簡稱海科館,是一座兼具展示 、教育 、研究 、蒐藏及休閒娛樂功能,以激發觀眾 「親近海洋、認識海洋、善待海洋」,並使之得以永續發展為使命的博物館。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8).JPG

海科館,是以日據時期北部第一家火力發電廠所改建而成。入口大廰電扶梯旁保留發電廠兩根粗壯石柱,見證現代與傳統並存。

1F:入口大廳   兒童廳  深海展示廳  特展廳。

3F:海洋環境廳  簡報室  深海影像廳  北火大廳  海洋文化廳  售票處。

5F:海洋科學廳  水產廳  海洋的未來。

7F:船舶與海洋工程廳。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11).JPG

有些遊客會直接從入口大廳搭乘電梯至3樓,建議搭乘電扶梯上來。然後抬起你的頭來往上看,有個公共藝術城中城是以3萬顆水晶設計成火力發電廠的形狀,非常壯觀,很值得一看喔!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13).JPG

3F:海洋環境廳,以實物模型或互動設施,讓參觀者了解與參與。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14).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16).JPG

挑高的設計與海中泡泡不斷冒出的意象,彷彿悠遊於海中。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17).JPG

深海影像廳是利用火力發電廠鍋爐室改建而成。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19).JPG

播放潛水艇下潛到深海,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其過程中所遭遇的驚奇及冒險。

影片播放完畢時,潛水艇由螢幕上方突然出現,艇身不同燈光變化,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據解說員說這是美國 「愛爾文號」等比例縮小做成的潛水艇模型,愛爾文號就是發現鐵達尼號沈船位置的那艘潛水艇。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0).JPG

海洋文化廳外觀設計成海螺意象。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1).JPG

藉著各種模型,認識人與海洋互動與共生方式,進一步喚醒大家對海洋的情感,珍惜海洋資源與價值觀。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3).JPG

「海風下的容顏」展項中,有海女、潛水伕、行船人、捕旗魚...等模型與解說。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4).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5).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6).JPG

還有蚵農算魚栽、台灣塩工、牽罟等。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2).JPG

將抽板拉出向上翻起,內有台灣特有生物介紹。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7).JPG

台灣塩分布地帶:台灣曬塩處遍及台南四草、七股、北門,以及嘉義縣布袋等地。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8).JPG

傾聽海洋的嘆息-油污染事件 媽祖信仰 王爺信仰 、原住民與海洋及橫渡黑水溝影片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29).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31).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32).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33).JPG

記得以前歷史老師曾說過,為什麼台灣叫做台灣呢?因為台灣海峽又被稱為黑水溝(海水顏色深藍),先民冒著生命危險橫渡黑水溝來台,經常發生船難喪失生命,台灣閩南音近似為 埋冤」的由來。

橫渡黑水溝影片,描述先民渡黑水溝來台,與大海搏鬥的驚險過程。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雲門舞集的表演。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34).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30).JPG

阿美族的海祭,達悟的飛魚祭。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36).JPG

油污染事件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37).JPG

5F:海洋科學廳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39).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40).JPG

主題:海洋的面貌-從天空俯瞰海洋,藉著7片LED柱狀顯示板,以燈光與音效變化,製造出海浪、冰山、海嘯與海中生物之效果。感覺蠻震撼的!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41).JPG

水的行星:可按鈕選擇自己想認識的行星。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42).JPG

地球上有四分之三是海洋。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43).JPG

中間那一小粒代表淡水。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44).JPG

方型實驗室,操作面板上不同按鈕,以水流動的大小及震度,判斷平行波是海浪,內波是風浪。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45).JPG

海洋碳循環及海洋食物鏈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46).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47).JPG

7F:船舶與海洋工程廳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48).JPG

可了解海洋運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性,船舶與海洋工程的各種設計與建造要點。

海科館-主題館內容實在太精采了,值得放慢腳步仔細觀賞。

如何到達:

1.搭乘東部幹線至瑞芳車站,再轉乘深澳支線(約10分鐘)至海科館站。

2.搭乘基隆市公車103或海科館假日快捷公車(約20~30分鐘)至海科館站。

參考來源: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簡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遊山玩水園地 的頭像
遊山玩水園地

遊山玩水園地

遊山玩水園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